2024邁入排碳有價時代 環境部公告兩子法鼓勵自主減量

明年開始,我國將邁入排碳有價的時代,根據環境部統計,未來年排放量2.5萬噸、全台512家大型排放源要開徵碳費;環境部今天發布「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」及「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」,提供業者申請自願減量以及增量抵換的參考,同時,也鼓勵事業及各級政府提出自願減量專案,並且取得「碳權」。
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,今天提出的兩項子法,都是氣候法裡面跟碳定價有關的辦法,要達到減量的目標,最重要的就是徵收碳費的工具,徵收碳費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,外界關切的包括碳費徵收對象、期程還有自主減量計畫這些工作,所以目前也規劃年排放量2.5萬公噸以上事業約512家,在明年的排放量就會被徵收碳費。
蔡玲儀說,減量並非僅有大型排放源512家的責任,所以今天公布的兩個子法,鼓勵更多事業、民間單位,可以透過自願減量的方式來申請,取得減量額度,也是就是外面俗稱的「碳權」,減量額度的取得,都是在國內經過嚴謹的、可量測、可報告的程序取得減量額度,可以提供為國內其他的排放抵換使用,希望更多部門,更多事業、企業來參與,可以促進國家階段管制目標達成。
她表示,依照我國的國家制定貢獻NDC目標,要在2030年比基準2005年減少24%加減1%,這目標當然對大家來講,是一個蠻嚴格的挑戰,尤其是在這過程當中,有很多新的開發案會進來,包括科學園區、工業區的開發,溫室氣體會增加,所以怎麼樣對於新設、新增的排放量進行管理,後既有的排放量大家去加減量力道,所以共同去努力,就是要達成2030年23%至25%的減量目標。
蔡玲儀表示,針對較大的排放源,希望透過碳費機制設計,如果不減量,就要繳交一般費率的碳費,若願意積極加快加大減碳力道,就會規畫優惠減碳費率,所以一般費率與優惠費率的設計,會是接下來要去規劃討論的重點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7500943
※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,謝謝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