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09.03

林業保育署ESG媒合平台 首批11家企業投入


圖/記者李佩玲攝影

記者李佩玲/臺北報導

 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,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今年4月推出「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」,鼓勵企業參與森林經營、自然棲地維護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等工作,首批成功媒合11家企業,透過公私協力共創減碳與保育里程碑。

 林業保育署今(2)日舉辦「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」成果發表記者會;林業保育署指出,媒合成功的11個專案中,有高達8個是由企業攜手在地部落社區,共同以造林、竹林經營、棲地營造及友善產業發展,實現增益自然碳匯及生物多樣性的目標;另外3個專案則為企業運用自身的照明、數位技術及用地資源,創新運用於改善生物棲地、推動野生物保育及重要林業文化資源保存。

 其中,根基營造攜手鄒族原民部落,藉由在曾文水庫集水區新植造林營造友善棲地,守護第2級保育類野生動物-臺灣爺蟬的家;誌懋公司結合湖山水庫在地社區,營造八色鳥棲息環境;信義房屋及冠德建設透過造林工作,與在地社區攜手營林;中華電信與桃園復興鄉泰雅族部落合作,傳承竹林經營技術;華碩電腦在臺中大雪山的林業生產環境,協力社區居民推動穿山甲棲地改善及維護;裕隆汽車廠區因比鄰火炎山自然保留區,與在地NGO合作打造綠色生態廊道;中租青年展望基金會串聯南投澀水森林步道周邊社區資源,發展森林療癒及生態旅遊,帶動村落經濟及里山發展。

 另外,光林智能科技則是與政府、學界共同合作,運用生態智慧照明系統,於馬祖群島雌光螢棲地打造全球首創生態照明示範區,降低光源對雌光螢繁殖的影響;智邦科技廠區位置鄰近國土綠網「鳳山溪及頭前溪流域保育軸帶」,與環境教育及研究團隊協力支持該區域瀕危蝙蝠族群的監測調查;啟坤科技則運用先進的3D數位技術,協助建立阿里山林鐵百年蒸汽火車關鍵零組件圖資,永續保存重要文化資產,傳承百年技藝精髓。

※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,謝謝※
返回列表